董繼玲很想做有志從政華裔女青年的貴人。(美國《僑報》/邱晨 攝)
據(jù)美國《僑報》報道,作為一名成功的從政女性,美國華裔董繼玲有很多感受。而她感受最深的是,女性從政的優(yōu)勢。
“她們懂得以人為本,并且很有耐心,”董繼玲說。所以她的團隊經常是“娘子軍”。自然“娘子軍”也有娘子軍的問題,如比較容易情緒化,所以領導“娘子軍”的她,要善于為“娘子軍”疏導情緒。
做了多年政府官員的董繼玲,談起女性從政總有講不完的體會與經驗。她說,有志從政的華裔女青年應具備三個條件:
“首先要有開放的心胸,懂得三人行必有我?guī)?,任何時候都要謙虛;第二,要有一個平衡的生活和健康的身體,才能擔負起一天18個小時的強大工作量;第三要有一技之長來讓自己在經濟方面無憂。雖然在政府工作有工資,可是若自己競選的話就可能沒有政府資金來源。”
從加州的一個普通公務員到聯(lián)邦商務部少數(shù)族裔商業(yè)發(fā)展署副署長,董繼玲一路走來離不開貴人相助。無論是在加州就業(yè)發(fā)展局擔任普通公務員,還是在洛杉磯蒙特利公園市擔任社區(qū)關系委員會副主席,或是擔任加州商務廳助理廳長,每一個階段她都幸運地遇到了貴人,幫她實現(xiàn)了自己的政治理想。
被問及為何能獲得“貴人”的青睞,董繼玲認為是自己肯吃苦的精神,在非常艱難的時候,她也能“咬咬牙,堅持站起來。”同時,父母的愛也是董繼玲一直積極向前看的動力。說起父母的影響,董繼玲特別提到,是他們教會她擁有一顆感恩之心。
得到很多貴人相助的董繼玲,目前最想做的是做別人的貴人。在駱家輝被提名商務部長前夕,有關官員曾征詢董繼玲的意見,而她的支持也為駱家輝走向輝煌提供了助力。
“幫助更多華裔青年實現(xiàn)政治夢想”是董繼玲做貴人的終極目標,因此國際領袖基金會(ILF)成了董繼玲當下的工作重心。該基金會是由董繼玲的夫婿,聯(lián)邦交通部副助理部長杰龍先生創(chuàng)立的,是全美最著名的亞裔青年領袖訓練機構,旨在孕育國際未來青年政經領袖。
過去十年中,很多華裔青年都通過基金會獲得了在聯(lián)邦政府和國會實習的珍貴經驗,“很多參加基金會的青年有些已經開始自己創(chuàng)業(yè),有些在政府擔任公職。實習的經歷不但讓他們積累了廣泛的人脈,更讓他們增長了自信,也知道如何在政府的環(huán)境中工作。”
基金會下一個十年的工作目標是,發(fā)展在亞太地區(qū)的有志華裔青年,為他們提供在美國政府實習的機會,并加強他們和美國華裔青年之間的聯(lián)系。“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!”董繼玲說:“奧巴馬是一個多元化政府的代表,而且已經任命了3位華裔領導人。在布什執(zhí)政期間共有450名華裔在政府工作,我們期待這個數(shù)字被奧巴馬政府打破。”(桑育行)